<
g55f小说网 > > 娶个世子当王妃 > 第72章
    楚季旸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可是却也依旧稳重。

    这一刻,他们的肩上,肩负着楚国的未来和子民的希望。

    直到到达山顶祭台。

    三尺青铜剑,劈开圣水,折沐苍天。

    五谷的种子,撒在下方的土地中。

    楚季旸和崇景,跪地,祈念祭词。

    也就在这时,天空的乌云突然散去,一轮旭日从云中探出。

    旭日洒落金光,璀璨的光辉照耀在两人的身上,宛如神明。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景象给惊呆了。

    须臾,祭典司仪一个反应过来。

    他扑跪在地。

    “世子大人万岁,景王爷万岁!”

    楚季旸和崇景站了起来,转身,最后朝着百官万民执手一礼。

    “只愿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楚国长盛!”

    在这一瞬间,万民叩拜。

    第059章 选择

    这一次春祭,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顺利。

    祭奠之时,拨云见日,是大吉之兆。

    随后几天,春雨如丝,适合耕种。

    楚季旸又适时颁布了今年农业税收减半之策,喜上加喜。

    所有的楚国子民皆感恩戴德,真正拥护起这位楚国世子来。

    而他也由这场春祭为起点,开始正式地走入了诸侯争权的漩涡中心。

    楚王的确有雄图霸业的野心,可谁能想到,他却突然卧病在床。

    所有人都觉得楚世子只是一个残疾,不足为患,可谁能想到他居然是隐忍蛰伏,有潜龙之姿。

    不仅成功稳住了楚国大乱的局面,更是真正掌权,并且还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世人皆会惋惜英年早逝,即便有才,但是身体羸弱也不行。

    而他却不是!

    隐忍有谋,这样的人绝对会是诸侯之乱中的英才。

    不过,这也让他和崇景的那一段像是政治阴谋又像是天作之合的姻缘,更是让人猜疑无比。

    如此雄才霸主的人物,绝对不可能屈于人下,作娈.童之流。

    但是崇景又是真真正正地出现在了楚国。

    那日参加完那场荒唐的世子妃选拔的诸位世子,都亲眼所见二人的确关西匪浅。

    那么,如果不是那种关系,也就是他们两个达成了某种合作关系,这或许和大崇王朝有关,又或许这和天子与楚国合作有关。

    总之,消息传出去之后,蠢蠢欲动的各诸侯国居然再次张望了起来。

    这边,这场祭典比想象中还要完美。

    端云夫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祭祀典礼结束之后,楚季旸一脉的核心臣子毫无意外汇聚一堂。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如今楚季旸已经正式露面,不仅是在权臣贵族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如今更是在民众大典上取得了民心。

    所以这个时候,正是登基的时候。

    如今天下将大乱,国不可一日无君。

    楚国国君既然不会再醒来,楚季旸就应该早登王位,稳固民心。

    否则的话,又岂能让楚国在这乱世之中安稳?

    “请楚世子择日登基,稳固民心,壮我楚国!”

    王宫之中已经全部是楚季旸的人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

    众人的声音洪亮,带着激动,以及期盼,传遍楚国王宫。

    即便崇景没有在场,但是众臣神情恳切,请求楚季旸尽快登基的声音也传到了他的耳中。

    刚刚似乎做了一场并肩看天下的美梦,这一瞬间,再次让他清醒。

    楚国世子如何能抛下他的民众和国家,去王城中做自己的王妃呢?

    而自己又怎么忍心让他抛弃那么多年苦苦谋划的一切?

    苦心隐忍多年,一切心血都付诸东流!

    又怎么甘心,又怎么忍心?

    有刚刚,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天下太平,一切安稳,他可以放肆。

    可是,现在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机。

    他找宫中工匠要了一块檀香木,用小刀轻轻地雕刻着二人刚刚携手的场景。

    高山之巅,两人携手相聚,遥望江河。

    但是当两人相视时,立于权势巅峰的人,却眉目温柔。

    崇景从来没有错过楚世子对自己的感情。

    即便从未宣之于口,也热切真诚。

    可正因为如此,此时他也深刻地明白,他不能拿江山与自己,让他做选择。

    从来都是自己主动地进入了他的人生。

    但相遇和相爱,不是为了毁了他的。

    如果还有机会,那便等天下宁静之时再回来吧!

    崇景的脸上浮现着温柔的笑意。

    即便是这些日子的相处,他也觉得足够了,足够他回味一生,也绝无遗憾。

    ——

    等楚季旸回来时,已经不见崇景的身影。

    房间里只留下一封信,信封被一对精巧的檀木小人压着。

    他向来处事不慌,喜怒不形于色,可是这一瞬间,他却感到了久违的心慌。

    他迅速地拆开信封。

    崇景清携的字迹出现。

    ——

    世子安好,

    天下将乱,你我二人皆有责任在身。

    我思虑良久,不愿世子在其中为难,所以原谅我不辞而别。

    这些日子与景来说已经是无憾了,景将终身不忘。